21世纪演双雄对决:谷歌激烈交战苹果


作者:author 添加日期:2010-08-23 [留言]


  世界,已彻底一分为二

  传闻的证实始于Verizon之口。2天前,这个美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开口说,他们正与谷歌合作研发一款平板电脑。这无疑是打在苹果脸上的一记耳光──2007年,当苹果杀进智能手机市场,谷歌是用了半年时间才展开Android的“农村包围城市(苹果)”战略;而现在,谷歌可能以更快速度追赶iPad。

  人间一日,硅谷十年

  曾几何时,苹果与谷歌,这对网络时代亲密而互补的创兴明星,是硅谷人心中在西雅图巨人微软的马革裹尸下并肩挺进的双雄,他们如同硅谷的“左心房、右心室”,共同维护这个科技之城的骄傲,但仿佛仅是一瞬间,长达十几年的“蜜月期”即代之以骑士对决的剑拔弩张。

  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加速度的决裂。早在几个月前,一则科技漫画被推上了互联网。

  一个号称“我爱苹果也爱谷歌”的硅谷病号躺在床上,为这场战役奄奄一息。&ldquo teve Jo 平静!”、“That EricGuy平静!”这是贴在病号床上的大字报,代表了男子的心声,一声送给苹果乔布斯,一声送给谷歌史密特。或者可能,也代表美国科技界的心声。可是,谁也无法阻挡车轮碾进的攻击性。

  这是一场有关如何抓住下一个重大技术周期机遇的战争,而唯有胜利者,才能最大程度享受重建的利益。

  截至目前,局面尚未清晰,但两位对决者的谋略、风格乃至价值观已初现端倪:

  一方面,作为老派的硬件出身,苹果相信不同公司的硬件终端能带来不同体验,并最终转化为不同的销售价格,它的定位与人类早期技术发展周期的平台领导者类似,即实现“内部大一统”:通过控制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要求用户借助其广泛的设备终端,通过iTunes分发系统访问其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或应用,并为之付费。

  而另一方面,作为松散性和开放性的互联网造就的霸主,谷歌就似一条灵活的“八爪鱼”,广泛与苹果利益之外的集团结盟,让全球各地的硬件商基于其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移动设备。而这位年轻的后进者可能还更加让人捉摸不透──硅谷有最新消息说,谷歌拟在旧金山架设无线光纤网络。如果事情成真,那么它所扮演的角色还将侵略至运营商。

  谷歌巴结第三方开发者

  今年2月,身在硅谷的Kai Mai收到了谷歌的一封电子邮件。

  Kai是智能手机第三方软件开发团队Mobilea uilder的创始人之一,用户下载他们软件可实现自己给自己打电话,从而离开一场不愿再继续的会谈。由于这款软件在Android平台的下载量已突破5000,同时评价级别达到5分制的3.5,谷歌决定赠送一部免费手机,以示嘉奖。

  两部裸机由Kai自行抽取选择,一是摩托罗拉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Droid,另一则是谷歌的自有品牌智能手机Nexus One,价值皆在500美金左右。

  “我们做第三方软件开发的从来不知道还有这回事。”Kai说,但它已迅速被这个群体解读为是──“谷歌的又一聪明之举。”

  在这个群体看来,自谷歌2007年11月底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成立“开放手机联盟”,它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实在拥有太多手机。这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固然能帮助谷歌在最快时间内增加Android的用户,但对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却可能不利。

  “每个手机都是一个终端,它们的屏幕等设置都不一样,而且,Android操作系统的更新很快,这就让第三方软件开发者相当迷糊。”Kai说,比如谷歌操作系统版本现在已进行到Android2.1,但很多开发者手里拿的仍是以前的操作系统:“手机嘉奖策略至少可以让我们的软件很快地在最新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上跑,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尽管他们一直在Android上有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如苹果A  store尚有质量监控,若不满足要求可能被剔除,而谷歌省略了这一环节,但谷歌这样“一石二鸟”的嘉奖策略,还是起到了不错效果。

  据专门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软件企业A celerator在3月就针对1000多家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商进行的市场调研──有81%的软件开发商有意为Android手机开发应用软件,与今年1月的68%比重相比涨幅明显。这项调研也显示:3月份有87%的软件开发商希望为iPhone开发应用软件,可见,Android手机的人气已逼近iPhone。

  而对那些尚未进入的民间创业大军,Android还有更多成长空间。因为从开发工具而言,全球基于Java的程序员数量远远超过基于C语言的程序员数量,做Java的很容易就能做Android的开发,A  store则基于Objective-C语言。

  Android的良苦用心

  细究谷歌的巴结逻辑,可谓“用心良苦”。说来复杂,区别于普通手机以“可用性”作为最终参数,智能手机的竞争是一个系统的竞争。换言之,谷歌不可能不知道,用户可在硬件上应用什么和多少软件至关重要,而在这一问题上,Android并无优势。

  据记者掌握的数据,截至去年底,运行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数约有1.8万个,而iPhone上运行的应用数目则约有12.5万个。但谷歌要改变这一局面殊为不易,因为这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有硅谷移动领域人士指出:在乔布斯推出iPhone前,苹果已拥有如系列Mac、系列iPod和iTune的大量高端用户,这为iPhone良好的用户移植奠定了基础;但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实际上从未有过真正大规模的用户。而鸡生蛋、蛋生鸡,这种“贫瘠”与“富有”还将再循环产生出一个“新循环”。注意:苹果产品都不便宜;换言之,iPhone用户均为商业价值较高的用户;而当A leStore平台聚集大堆可能购买应用的用户时,更多及更好的软件应用也更可能产生。

  因此,如何增加对这一群体的吸引力从而使更多用户进入Android操作系统,是目前谷歌移动互联网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它也的确比高高在上的对手显示了更多亲和力。据记者了解,谷歌是硅谷不少第三方软件开发协会的赞助商,并时常来客串作一些技术交流和演讲,但苹果不这么干。

  最新有关硬件失败的消息,可能让人猜疑谷歌的沮丧,如Verizon、 rint对NexusOne的先后抛弃,使人联想起这款手机刚出炉时谷歌试图捅破运营商的“围墙花园”、将一款终端推至更多运营商的做法;现在,它又只剩下了一个T─Mobile,甚至连销量也不容乐观,但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进者,谷歌透露出的风格仍不可谓不轻快、欢乐。

  至少,它勇于尝鲜,且坦然接受失败──因为说到底,任何人都可借助任何形式的终端接入互联网是谷歌的价值观,而它的终极追求是:将其在桌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拷贝至移动领域。换言之,如果谷歌确认自身对硬件的尝鲜将遭至&ldquo ushback(反推)”,它仍可浅尝辄止并耸耸肩转身掉头,才不管用户手中的机子到底是印有谷歌的Logo还是一台山寨机,至少事实已经证明,在拉斯维加斯刚刚结束的2010年美无线通信展上,各制造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最新手机款款都很强大。

  苹果构筑“护城河”

  但就这一问题,苹果可不会那么轻松&mdash mdash;所有人都记得,2007年,iPhone是如何以其精致的硬件、独创的多点触摸及内置键盘设计等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也正因为此,6月7日至11日将在旧金山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商大会显得至关重要,第四代iPhone被预计将在其中揭晓。此前,苹果已公布它最新的操作系统iPhone Os4。

  据说,今年该盛会的主题是──“应用程式宇宙的中心”,显示苹果的重点是以iPhone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一系列电子产品如iPod、iTouch、iPhone和iPad等。换言之,当苹果构建了以其操作系统为连通器、各式硬件为渠道的“护城河”,那么现在是到了护城河内部整合的时候,从而增强其移动互联网帝国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

  这也符合摩根士丹利判断:依据平台优势,当前,苹果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领头羊位置,且在未来2至3年内的众多英语市场中,仍将充当这一角色,而苹果的定位与早期平台领导者类似,即控制自己的硬、软件,并着力要求或鼓励用户借助它广泛的设备,通过其iTunes分发系统访问其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或应用,使其为之付费。

  而与此同时,随着苹果硬件尤其是iPhone在全球如洪水猛兽般的销量,最早由苹果开创并领导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也正渐趋成熟。

  据音乐游戏开发商Tapulous透露,他们来自国际的销量已从一年前占公司总业务的20%激增至40%,尤其在韩国、中国和日本。这显示苹果让用户付费下载游戏或应用程式到iPhone、iPad和iTouch等产品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并促使一些应用程式开发商在国内取得成功后,将眼光投向国外市场。

  当苹果的”护城河“越来越稳固,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由保守至激进的进攻性。

  苹果对谷歌的反向包抄,正由对其重要同盟宏达是否侵犯其专利的诉讼变得更为直接。就在上个月,它发布了其移动广告平台──“iAd”,将在谷歌于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上与其一争高低,担当重担的是今年1月苹果收购的手机广告发展商QuattroWirele 。这是能在应用程序中开发广告的专业公司,虽然目前还是小规模市场,但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市场将很快得到发展。

  “对于苹果,谷歌现在更像是一种牵制力量而不是势均力敌者,但实际上,谷歌不需与苹果直面交锋,只须收编其它如黑莓、微软乃至Palm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即可,若能收服这些江山,实际已经称王。”就目前已进入白热化的双雄对决,有硅谷移动人士一针见血:“而如何引导第三方应用开发群体,也可能是他们的真正方向性选择所在。可以预见,短期内苹果一定会维持其在个人消费者终端的霸主地位,而因Android的开放性,谷歌或可着力于企业客户方面并在其中获得突破。”

 
 

相关产品

 
 
 
首页 |  产品报价 | 网站地图 | 经销商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蜀ICP备05010098号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6号
电话:028-85257669 85259337 传真:028-85259337 邮箱:cdpjm@163.com